“风湿”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,但是提起“风湿性关节炎”与“类风湿关节炎”,虽然仅一字之差,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,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。在致病原因、临床表现等都是不一样的。
发病的原因不同
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疾病,会引发患者关节疼痛和心脏损伤。
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、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,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,不是免疫力低,而是自己的免疫体统攻击自己的器官和组织。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、感染、性激素有关,并且还有很多致病因素不明确。
发病人群不同
风湿性关节炎可见于任何年龄,最常见为5-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,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少见。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。
类风湿关节炎亦可见于任何年龄,但80%发病于35-40岁,女性患者患病率约高于男性3倍。
临床表现不同
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,以大关节受累更为常见,如膝关节、踝关节、肩关节等。典型的现象为对称性、游走性疼痛,并伴有红、肿、热的炎症表现;常与天气变化相互影响,在天气转冷或下雨前出现关节痛。
风湿性关节炎常有皮下结节、环形红斑;皮下结节表现为稍硬、无痛性的小结节,环形红斑表现为淡红色环形斑,大小不等,中心苍白,一般突然出现,数小时或一两天后消退。
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在心脏的炎症,表现为心肌炎,是风湿性关节炎最严重的表现,可分为心脏瓣膜炎、心肌炎和心包炎,表现为活动后心悸、气促、乏力胸口不适、水肿等。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心悸损害可持续存在、不断进展,最终导致风湿性心脏病。
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单一或多个关节肿痛,大多为手指或足趾关节对称性肿痛,偶尔呈游走不定的多关节肿痛,以近端指间关节、掌指关节、腕关节及足关节多见。受累关节往往以夜间、晨起或关节启动时为甚,伴有晨起手指关节僵硬>1小时;急性发作时,关节普遍肿胀,疾病晚期常出现“天鹅颈”、“纽扣花”样畸形。
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皮下结节而无环形红斑;皮下结节多见于关节突起部及经常受压处,质韧如橡皮,存在时间较长。
类风湿关节炎在心脏方面表现为心脏类风湿性肉芽肿、局源性心肌炎、冠状动脉炎、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、类风湿性心包炎。
最后,风湿性关节炎可变现为舞蹈症。常发生于4-7岁儿童,表现为无目的、不自主的肢体动作,如挤眉弄眼、耸肩缩颈、伸舌歪嘴等,激动兴奋时加重,入睡后消失,常伴有情绪不稳定。舞蹈病一般持续1-3个月左右,少数患儿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后遗症。
类风湿关节炎还可以表现为类风湿血管炎、肺部病变、肌炎、周围神经炎、巩膜炎等。
类风湿性关节炎难以治愈,长期持续性危及身体关节,发病高,难清除,影响生活,因此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,时间拖延越久越严重。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病因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,会连带产生更多的并发症,绝不可当做小病忽视或拖延至影响生活。